目录页

■《俄罗斯文化1000年》■

上一页 下一页

1. 教育理论的形成与教育的发展


  1861 年2 月19 日,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 年)宣布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同时,1861 年改革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同农奴制残余交织在一起,俄国社会仍处于严重的矛盾与冲突之中。19 世纪70 年代民粹派运动遭到失败。1881年3 月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后,反动势力更加嚣张。进步的文化受到极大的压抑。但是,专制制度终究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到19 世纪90 年代中期,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社会运动的中流砥柱。

  教育理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对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的需求。教育成为知识界经常关注的问题。一些著名的学者开始研究先进的教育理论。尼·伊·彼罗哥夫(1810~1881年),是外科学家和解剖学家。1856 年,任敖德萨学区和基辅学区督学。致力于活跃学校工作、改进教学制度,还结合教育实践写了许多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在《生活问题》一文中反对国民教育中等级、社会的限制,主张以普通学校作为学校的基本形式。彼罗哥夫的见解并不都是彻底的(如赞成对学生体罚),然而,仍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1861年,他因试图实行教育改革而被解职。

  康·季·乌申斯基(1824~1870 年),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创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三原则:民族性、科学和宗教。民族性指以进步的民族传统教育儿童,是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他重视民族语言和历史的教学,反对抄袭其他民族的教育制度。他指出,教育理论应当是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哲学、历史和其他科学知识做出的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应当揭示教育的规律。关于宗教的教育原则,显然反映了他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观点的影响。乌申斯基编的教科书,如《祖国语言》,资料丰富精练,叙述明快,通俗、形象,深受一般人欢迎。从乌申斯基起,教育学成为知识界的一门学问。

  列·尼·托尔斯泰(1828—1910 年)也很重视教育。他热心于农民教育,以自己的经费在家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村创办一所小学,供附近农民子弟上学,并亲自授课。他还发表一些教育论文,办教育杂志《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主张热爱儿童、尊重儿童、适应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反对强迫纪律、呆读死记的教育制度,企图探索普及识字和知识的新途径。他要求创造性地办学,把教学和生活以及儿童的爱好灵活地结合。他写的《识字课本》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在社会上很受欢迎。他希望俄罗斯儿童,从皇室子弟到农民子弟都学习它,并从中获得最初的富有诗意的印象。他还编写儿童读物,有故事、短文、特写约700 种。托尔斯泰的教育观点也有保守和宗教的因素,但总的说来对当时墨守成规的官方教育仍旧是一种冲击。学校:由于社会的需要和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沙皇政府于1864 年制订了《国民小学章程》,规定扩大小学教育,允许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地方自治局在普及教育和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到1892~1893年,欧俄各类学校有58600所,学生280 万,其中男生3/4 强,女生不足l/4。儿童失学率仍很高。在全体居民中,1861 年以前识字的只占1/15,1897年识字的占1/5(21,1%)。10~39 岁的居民识字的比例稍高,约1/4 到1/3。城市识字比例高于农村。彼得堡在1869年识字的占55.6%。莫斯科在1871年识字的占43%。农民识字的在19 世纪60 年代约占5~6%,到1897 年上升到17.4%。男性识字比例高于女性。农村男性比女性识字的高1。5 倍。在高加索和广大西伯利亚,识字的只占12%强。在中亚细亚,识字的不足5%。可见,大多数居民还处于文盲状态。

  19 世纪50 年代末,在革命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在城市里出现了以普及文化、宣传革命思想为目的的星期日学校。这种学校由大学生创办。参加工作的还有进步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他们力图使学校摆脱沙皇政府的控制,通过学校接近人民。星期日学校的发展很快,到1862 年在53个省份中达331所。沙皇政府害怕革命民主思想的传播,遂于同年6 月下令关闭星期日学校。星期日学校所剩廖廖无几,直到19 世纪90年代才有新的起色。

  中学的发展比较缓慢。1864年的中学章程规定中学分为3 类:讲授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古典中学,只讲授拉丁语的古典中学,讲授自然科学、现代语言及绘画等的实科中学。实科中学受到限制,其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旧思想势力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的控制。以政论家米·尼·卡特柯夫(1818~1887 年)和国民教育大臣德·安·托尔斯泰(1823—1889 年)为代表,主张建立清一色的古典中学。1871午,德·安·托尔斯泰取消实科中学。在教学大纲中,2/5的课时讲授古代语言。实科中学取消后,建立实科学校,培养学生从事工商业一般实际工作。德·安·托尔斯泰的倒行逆施引起社会广泛不满,于1880年被迫辞职。但是,新任国民教育大臣伊·德·杰利亚诺夫变本加厉地推行反动政策,反对社会地位低的孩子入中学。1887年,他发布的通令规定防止“马车夫、仆役、厨夫、洗衣妇、小铺老板诸如此类的人的孩子”入学。中学的发展遭到严重摧残。19 世纪60到80 年代,中学生增加1.5~2倍(达7万人)。80 年代末,中学在校人数锐减。随后,入学人数回升。到19 世纪90 年代中,各类中学(男校)在校学生达15 万。

  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以及个人求知的欲望,19 世纪下半期女子中学有一定的发展。1861年改革前夕,除了住校的女子中学外,出现了随意旁听的女子中学。到19 世纪90 年代中,全国有女子中学约200所,还有女子讲习所30所,教会女子中学约60 所,总共女生不下7.5万。

  这期间,大学和专科学校也有了发展。由于沙皇当局对学生运动的压迫和对学术团体不信任,19 世纪60 到80 年代大学发展缓慢,在校人数徘徊不前。1862—1895年,大学生只增加2倍,到1900年约达1.7万。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在彼得堡,除了彼得堡大学外,有外科医学院( 军医学院) 、工学院、矿业学院、林学院、交通学院、民用工程师学院、电力学院、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在莫斯科,除了莫斯科大学外,有彼得罗夫农业大学、高等技术学校(今鲍曼大学)、绘画雕刻与建筑学院、音乐学院、拉扎烈夫东方语言学院。外省的高等学校,除了哈尔科夫大学、基辅大学、尤里耶夫(今塔尔土)大学、华沙大学(1869 年以前称中心学校)外,有新建的敖德萨大学(1865 年)、托姆斯克大学(1888 年)。托姆斯克大学是西伯利亚第一所高等学校,当时只有一个医学系。按专业看,学习法律和医学的学生最多。莫斯科大学是最大的学府,学生达4400多人。大学生大多出身于贵族、官吏、神职人员家庭,但不同学校的比例不同。1897年,彼得堡大学贵族和官吏的子弟大约占2/3。哈尔科夫大学历年贵族和官吏的子弟都不足40%。

  俄国女子受高等教育经历着艰苦的斗争。19 世纪60 年代初,女子首先以旁听生的身分跨进彼得堡大学和外科医学院的大门。但稍后,高等学校的大门又对她们关闭了。不少女子不得不到国外去上大学。19 世纪70 年代初,在苏黎世大学和综合技术学校里,俄国女大学生占外国女大学生的80%。1878年,在彼得堡创办了一批女子高等讲习所,亦称别斯杜日夫讲习所(因其领导人阿·尼·别斯杜日夫一柳明得名)。这些讲习所在沙皇制度统治下受尽折磨,仍然保存下来。在莫斯科、喀山、基辅也成立女子高等讲习所。到19 世纪末,女大学生达1300人。

  报刊和出版事业:19 世纪50 到60 年代,是俄国文化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的时期。这期间,出现了大量的期刊(通常为月刊),其内容包括文艺评论、书刊评介、学术资料。最具有代表性的刊物是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现代人》、《俄罗斯言论》、《祖国纪事》、《事业》,自由派的《俄罗斯通报》、《欧洲通报》、《俄罗斯思想》,自由主义民粹派的《俄罗斯财富》,斯拉夫派的《时日》、《罗斯》。全国俄语期刊,19世纪70 年代约350种,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增加到500种,1900年达1000种。

  全国报纸,19世纪70 年代初共40 家左右,19 世纪末增加到150家。绝大多数报纸控制在官方和自由派手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俄罗斯新闻》、《莫斯科新闻》、《新时报》。

  19世纪80 到90 年代,在国外出版的劳动解放社刊物《社会民主党人》和90 年代后期在彼得堡创办的月刊《新言论》、《开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曾参加这些刊物的编辑和撰述。进步的刊物《生活》、《科学观察》、《上帝的世界》与马克思主义者亦有一定的联系。此外,一些专业杂志,如《俄罗斯档案》、《俄罗斯古代》、《历史通报》、《环球》等,对传播历史、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影响。

  19世纪下半期,书籍的出版有很大的增长。1861~1865年,平均每年出版书籍约1800种,1895 年一年就出版书籍1.15万种,其中3/4为俄文版。政府机关、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地方自治机关和很多书商都出版书籍。书籍的销售途径不断扩大。在城市里,形成了书籍销售网。欧俄各地(波兰、芬兰除外)书店和书铺在19世纪60年代有430家,1897年增加到2812家。1873年,在托姆斯克开办了西伯利亚第一家书店。

  图书馆和博物馆:图书馆事业取得很大成绩。19 世纪80 到90 年代,社会团体和地方自治机关开办的图书馆达700~800家。彼得堡公共图书馆、莫斯科鲁勉采夫博物馆附设图书馆、彼得堡科学院图书馆都有大量藏书。莫斯科鲁勉采夫博物馆附设图书馆于1862 年以已故政治家尼·彼·鲁勉采夫(1754~1826年)的藏书为基础建成,是今列宁图书馆的前身。19 世纪末,彼得堡公共图书馆已有藏书200万册,读者为1855 年的6 倍,借书量为1855年的20 倍。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普列汉诺夫曾在公共图书馆看书。列宁在公共图书馆和科学院图书馆留过足迹,两次到鲁勉采夫博物馆附设图书馆阅读(1893和1897年)。

  博物馆和各种展览也是人们接受教育、享受艺术陶冶的场所。19 世纪70到90 年代,共有博物馆80 家左右。主要博物馆都集中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彼得堡艾尔米达什是世界上著名的美术博物馆之一。“艾尔米达什”出自法语,意为世外桃源,是皇室收藏艺术晶的地方。它保存的不仅有俄罗斯的,而且有东方、西方、古希腊罗马的珍贵艺术品。1856 年,普·姆·特列基亚科夫开始收藏俄罗斯绘画。19 世纪90 年代,他把珍藏着17 世纪到18 世纪以来俄罗斯著名画家作品的整个画廊赠给了莫斯科。1898 年,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开放,其中藏有10 世纪以来的艺术品,包括12 世纪到14 世纪精美的肖像画,18 世纪到19世纪的绘画与雕塑。除了艺术博物馆,还有许多科学博物馆,如科学院附设的动物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人类博物馆、民族博物馆。19 世纪末,在西伯利亚有18座博物馆。最著名的展览有1872 年的综合技术展览,1882 年在莫斯科的全俄工艺品展览,1896年在尼日涅一诺夫哥罗德的全俄博览会。19世纪下半期俄国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沙皇政府的反动政策,广大人民备受压迫、贫困的情况,又严重压抑着教育的发展。1897年人口普查表明,全国从事教育工作的只有17.1 万人,书商5000人,学者、文学家3000人,演员和艺术家1800人,男医生16400人,女医生580 人。每10 万人只有医生13 人。神职人员却有2.5 万。可见,俄国的教育仍然很落后而又是畸形的。

目录页

首页

www.xiusha.com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