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概况


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概况

 

泰国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东部、东北部、西和西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为邻,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西南濒安达曼海。全国面积51311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600公里。泰全国划分为4个部域,73个府、596个县。首都曼谷为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最大的港口城市。泰国地势北高南低。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1年分为3季;旱季(3-4个月),雨季(5-10月)和凉季(11月-次年2月)。年平均降雨量1000多毫米,沿海可达3000毫米以上。主要矿产资源是锡。其他矿物有:钨、铁、石油、宝石、天然气、盐、钼、铋、锰、铀、萤石、金与铅等。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41%,有各种热带常绿树,以柚木最为著名。海产丰富,鱼类以鲭鱼和沙丁为主。泰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有人口5500万以上,其中泰人(亦称暹罗人)占53.2%,佬人占27.4%,华人占10.2%,其他占9.2%。华侨有28万。官方语言为泰语。但在东北边境一带也用佬语、越南语、库美尔语以及马来语等。佛教为国教,在总人口中9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南部的马来族奉伊斯兰教,其他还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天主教。泰王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为国王普密蓬× 阿杜德,拉玛九世(1946年即位,1950年5月5日加冕)。由总理掌握国家行政权力。国会为全国立法机构。两院制。 上议议员由总理提名,国王任命,任期6年,每两年以抽签方式轮换1/3;下院议员由大选产生,任期4年。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50年代末,泰国经济得到恢复。从1961年开始,在美国支持下,泰政府制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的5年经济发展计划。在1961-1986年的五个5年计划时期,虽然发生过1985-1986年的经济停滞,但整个经济还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87年,泰国开始执行第六个经济发展计划(1987-1991年)。计划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5%。主要内容是积极引进外资,争取54亿美元的外国贷款,促进国内投资并使其占到国家总投资额的70.4%。在5年期间,进一步调整工农业结构,增强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39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计划到1991年人均收入达到2.8万铢(1986年为2.1万铢)约合1200美元。1988年,泰经济增长率达11.2%;1989年达10.8%;1990年经济增长率达10%,财政盈余还达550亿铢。泰国近年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经济布局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部门集中在曼谷(4个出口加工区中有3个在曼谷)及中部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能源与交通等紧张;科技人员力量不足。

泰国的正大集团为泰国的大财团和跨国公司之一,主要经营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等。主要的银行有:盘谷银行、泰华农民银行、泰京银行、汇商银行、大城银行、京华银行、泰军人银行、曼谷商业银行、泰国第一银行与京都银行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泰国只有碾米厂与锯木厂等。50年代以后,才着力发展工业。1960年,工业产值在GDP中只占6.8%。1962年,制订了“工业投资鼓励法”。70年代起,积极引进外资,鼓励出口工业,优衔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1984年时,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率达到20.6%。纺织是泰国制造业中最大的行业,1980-1985年在全国制造业产值中约占25%。在整个制造业职工人数中,纺织业职工人数占29.4%。泰国纺织业有68%是根据投资优先法建立起来的。其中,83%的注册资金是合资的,且大多为日本我。80年\代以后,在出口加工区的带动下,电子、电器等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到1989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率已增至25%,生产增长率为15%。1990年,因政府控制经济发展的“过热”现象,生产增长率稍微压低,但仍达14%。

对外贸易在泰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对外贸易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50%;1986年以后,更占到50%以上。进入80年代,泰对外贸易有了较大增长。1985年以前,在出口商品结构上,以农产品等为主。1987年又增至68.6%。1987年与1988年,纺织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率分别为30%与31%;大米的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率,1987年为14%,1988后为18%。此外,较大宗的出口商品还有珠宝、汽车零件、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陶磁器、木制家具、橡胶、木薯与冻虾等。在进口产品中,又以机器设备、工业半制成品与工业原料为主,额度在进口总额中约占73.4%。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对各方面的建设物资需要量大增,而泰国本身又无力全部解决,最后就只有依靠进口。从总的外汇收支而言,尽管1989年贸易收支赤字很大,但由于 旅游外汇收支增加以及外国投资的增长等原因,1989年仍有外汇盈余1114.5亿铢,约合44.6亿美元。1990年的情况也基本如此。在对外贸易地区上,由于历史原因,泰对美出口一直占首位,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食品与罐头等。其次是日本、新加坡、欧共体与香港等。1989年对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8.7%。日本是泰进口的主要对象国,泰自日本进口额在进口总额中一直占50%以上,而对日贸易逆差又一直占泰国贸易逆差的40-50%,1989年上半年竟占到90^%,达83.4亿铢。除日本外,目前泰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在鼓励出口方面,实行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对绝大部分出口商品免征出口关税;对出口产品退回生产环节和原材料进口税;进口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如果是以生产出口产品为目的,则免征进口税。在进口方面,除个别商品外,泰政府基本上没有采取过限制措施。控制进口,主要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关税来进行调节。如为了保护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把汽车进口税提高到600%,这是全世界最高的税率。目前,泰国市场水泥 、钢筋等建材缺乏,政府就马上宣布降低进口税率,允许商家自由进口,以缓和市场需求的紧张状况。

 

泰国对外贸易统计

单位:亿美元

                                     

年份

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差额

1950

  

1960

  

1970

  

198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4.9

  

9.1

  

20.1

  

163.4

  

170.9

  

184.7

  

245.2

  

355.3

  

462.8

  

562.0

2.6

  

4.3

  

7.1

  

66.6

  

74.4

  

88.9

  

116.2

  

158.8

  

206.8

  

236.0

2.1

  

4.8

  

13.0

  

96.8

  

96.5

  

95.8

  

129.0

  

196.5

  

260.0

  

326.0

0.5

  

-0.5

  

-5.9

  

-30.2

  

-22.1

  

-6.9

  

-12.8

  

-37.6

  

49.2

  

-90.2

 

 

从60年代初,开始执行5年计划以来,为筹措资金而大举外债。到1989年9月,内外债总额达243亿美元。其中,外债约151亿美元。外债清偿率1986年时曾达20.1%。其后,清偿能力逐年有所提高。1987年为17%,1988年为12.9%,到1989年又达11%。泰外债中的大户是日本。日本对泰经济援助有无偿援助,也有属于海外经济合作基金的有偿贷款,即日元贷款。1968-1990年,日元货款共达15次,截至1988年末,累计额达8855亿日元。其中,有偿贷款额为7518亿日元,约合60亿美元,累计额达8855亿日元。其中,有偿贷款额为7518亿日元,约合60亿美元。 过去,在外汇管理上,由政府授权,国家银行负责监督与管理。国家银行规定泰币“铢”与外币的汇率,并掌握外汇的流入与支出。1990年5月21日,泰政府宣布,自即日起接受IMF第8条款,取消外汇管制。在国际财务经常项目支付中,同其他国家一样,可以自由进行。在具体管理办法上也有放宽。但为控制外汇投机,对投资于外国股票与债券等,则仍需事先申报。由于外汇储备额增加,泰政府还宣布将改变泰国的负债国地位,拖欠IMF的最后一笔款项5390万美元,将于1993年偿清。到1989年底,外汇储备约达145 亿美元,比1986年底的43亿美元增加2倍多。到1990年6月,外汇储备达120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22个成员国中居第19位。 1977年,自泰国颁布“促进投资法”以来,引进了巨额外资。70年代,申请项目总数达2354项,申请投资金额达731.4亿铢(约36.3亿美元)。外资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台湾、英国、香港与新加坡等。1989年外资申请项目达856项,金额达3415.9亿铢;实际批准的项目达747项,金额达2052.2亿铢。其中,日本为223项,金额达905.6亿铢。泰政府批准投资优惠项目,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60年代侧重于进口替代项目,从而减少了进口用汇,相对增强了出口实力。70年代鼓励出口创汇项目,从而促进了泰国出口工业的发展。80年代则要求科学技术水平高,而且能够转让等才给予优惠。目前,为鼓励外资到泰内地投资,把全国分为3个投资区,并且对每个投资区的优惠条件作了新的规定。其内容主要是:A、合资企业可申请减免3-5年的公司所得税,有的企业可延长至8年;B、原规定产品100%出口的外资企业可独资,现产品80%出口就可独资。C、合资企业所需机器设备可免税进口,必须进口的原材料与零配件关税减90%;D、保证不没收外资、外商利润可自由汇出;E、政府不与私人企业争夺有利可图的经营项目等。进入1997年,一向看似“经济繁荣”的泰国出现了货币不稳的迹象。5月中旬,一些国际外汇投机商大量抛售泰铢,使泰铢兑美元的比价跌到10年来的最低点,泰国中央银行在新加坡等邻国央行的携手配合下,不得不动用数十亿美元入市干预,暂时使泰铢汇率回稳,然而付出的代价却相当沉重:外汇储备急剧下降,仅5月份就减少了40亿美元;利率高企,离岸拆借利率提高到1000%,3个月利率调至1200%,虽令投机泰铢的成本加剧,也使一些企业不堪重负,物价猛涨;影响股市大跌,泰国股票指数从年初的1200余点跌到460多点。即使这样,泰国经济状况还是未见好转。

为刺激出口,挽回经济颓势,7月2日,泰国政府决定放弃长达13年的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宣布实行泰铢浮动汇率,当天该国货币就贬值了18%。泰铢投机受阻后,外汇投机商又将目光转向经济历程相似的东南亚各国,使这一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金融动荡,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度尼西亚卢比等纷纷贬值。从表面上看,泰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货币危机,是国际外汇投机商肆意炒作的结果。实质上是这些国家经济结构矛盾激化、金融宏观调节失措使然。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和财政赤字动摇了货币的稳定性。90年代以来,泰国进口增长过快,国内工资上涨超过生产增长,致使人工成本高于邻国23倍,出口产品失去价格竞争优势。此外,泰国的出口结构单一,主要是电子产品,受去年世界电子产品需求不振的影响,出口增长率一下从1995年的22.5%降至3%,全部出口呈现负增长,形成巨额经常项目逆差,1996年达160多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8%以上,和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前的情况相差无几。同时,泰国财政赤字多用外债弥补,造成外债猛增,余额达857亿美元。国际收支失衡,暴露了泰铢的脆弱地位,使国际外汇投机商得以乘虚而入。

前几年泰国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贷款、外资大量涌向这一领域,造成房屋积压严重,金融风险加大。据中国银行研究人员介绍,1992年至1996年仅泰国首都曼谷新建成的住宅就有76万套,其中空置房约占20%。目前泰国房地产陷入低潮已持续4年,房地产商资金周转不灵,银行呆账、坏账大幅上升,金额达400亿美元,数十家金融机构为此濒临倒闭,16家上市金融公司因资本金不足被令中止股票交易,整个泰国金融业处于资金紧缺的窘境。多年来,泰国的汇率浮动仅在0.15%0.16%之间,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在对付出口下降时显得无能为力。且汇率与利率政策衔接不够,无法有效调节资金流量和市场供求。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缺乏对外资的有效管理,利用外资比例不当,短期资金较多,加剧了通货膨胀和资本流入流出的风险。官方预测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低于6%,而1995年的增长率为8.7%。持悲观态度的人预言货币将会贬值,泰国企业界将有一批公司被淘汰。一国市值强弱一大致反映其国际竞争力高低,泰国货币被迫进行大幅贬值,显示其国际竞争力低落之事实。此亦可由各国经常项目收支窥知。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统计,泰国经常项目赤字在1994年为80亿美元,1995年增至135亿美元,而年第一季度泰国贸易逆差已达33亿美元。

泰国危机是由许多脆弱的经济因素引起的,非常高的经常帐目赤字,非常高的短期负债,非常脆弱的金融系统,非常没有伸缩性的外汇政策,再加上一个不稳定的政治环境。 

 

菲律宾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西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尼、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全国面积30万平方公里。有200多座火山,其中大部分为活火山。菲为群岛国家,共有7107个大小岛屿,其中最大的是吕宋岛与棉兰佬岛,二岛面积合计占菲群岛总面积的70%。吕宋岛为岛,在北部,中部为未狮耶群岛,南部为棉兰佬岛。首都马尼拉在吕宋岛,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工业中心,全国1/3的工业集中于此,人口163万。菲全国共分13分地区,下辖73个省菲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全年分为,6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11月至2月为凉旱季,3月至5月为热旱季。每年6月至11月多台风。平均气温为25° C,最高气温约为32° C。菲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和出口国,素有“椰子王国”之称。另外,矿藏丰富,有铜、镍、金铬、钴与银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菲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吕宋岛。19721979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约6.6%。1984年与1985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分别为5.49%与3.84%)。1986年,阿基诺政府成立后,制订了“19871992年中期经济发展计划”。目标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私人与市场机制。计划规定,要消除少数人与集团对经济垄断,实行土地改革,消灭贫困,扩大就业。为贯彻计划规定的目标,菲政府将一大批国营企业私有化。截止到1989年6月,国营企业私有化的额度达210亿比索(约9.1亿美元)。在土地改革方面,到1989年上半年已将11.66 万公顷土地,将其中的2.16万公顷分给了1.74万农民。但由于上届政府时期就存的困难,诸如约占劳动总人口的38%的半失业与失业大军,通货膨胀以及资金不足等都有待于解决,因而,从1989年起调低了计划指标。进入1990年,经济虽稍有起色,但由于政局动荡以及自然灾害使经济仍面临困难。到1990年底,菲外债总额达284亿美元,单是外债利息,1991年初就需支付8亿美元以上。同时,海湾危机造成劳务外汇收入减少以及石油进口支出增加。因此,1991年经济增长率只达2.5%。 菲制造业在政府的扶植下,自50年代起,逐步有所发展。60年代及70年代以后,作为出口替代工业化的重点,纺织与电子业等每年平均以8%的增长率发展起来。80年代初,制造业在GDP中比重约为24%,1989年增到25.1%。但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发展缓慢。轻工业主要为纺织、制糖(椰子加工、食品、饮料、卷烟、造纸、水泥、塑料加工和林产品加工等。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能力,菲政府计划在日本以及西方国家的援助下,从1990年4月至1992年3月,两年内,开发金属工业、电子计算机软件、服装、玩具、木制家俱以及加工等部门。4、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在菲国民经济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制造业发展缓慢,出口创汇主要靠初级产品,如木材、椰子与糖等。这3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进口则侧重于石油、机械设备与其他工业品。对外贸易收支连年出现逆差。为扭转这种局面,菲政府于1969年6月设立了7个出口加工区。由于其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及服装与运输设备等,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促进了出口替代型 发展。1989年5月,菲政府发表了“1989-1992年出口战略计划”,该计划要求出口工企业要多用本国原料、引进外资、发展地方工业,并推动地方工业企业直接发展出口等。由于采取了诸多措施,制造业产品(主要指电子产品与服装),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得到了提高。但由于进口压不下来,特别是因为石油能源全依靠进口,海湾危机发生后,世界油价一度不涨,加重了对财政的压力。另外,为取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又不得不相应地开放国内市场,增加进口商品。自1991年起,菲已经开放2185种商品进口自由化,1989年又新增加75。篑上于这些原因,进口增长较出口更快,以至贸易赤字继续增长。1990年,菲出口较上年增长4.2%,达81.5亿美元;但进口增幅达16 .7%,总额达121.6亿美元,贸易逆差增54%,达40亿美元。对外贸易在菲国民经济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由3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进口则侧重于石油、机械设备与其他工业品。对外贸易收支连年出现逆差。为扭转这种局面,菲政府于1969年6月设立了7个出口加工区。由于其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及服装与运输设备等,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促进了出口替代型发展。

菲主要出口商品,70年代以前是初级产品,如椰子(包括椰干与椰子油)、糖、铜矿砂、木材与马尼拉麻等。70年代以后,由于菲律宾政府重视发展外同性经济,特别是随着出口替代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出口加工区发挥了作用,制造业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如半导体元件等以及服装)成了出口商品中的大项目。1986-1988年平均,电子产品及服装两项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9.5%。在进口商品方面,多年一直以石油、机械设备、电器、运输设备、化工制品以及其他工业原料与消费品等维持。

多年来,菲贸易收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外汇储备额在70年代一般在2亿美元左右。70年代以后,菲进口规模扩大,贸易赤字不断增长,再加上外债偿本付息及其他原因,外汇储备一直处于低水平。进入80年代,这种情况并未改变。1988年,菲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只为21亿美元,大体上只够支付两个月的进口所需。1990年,降低到19.5亿美元。菲政府为缓解外汇不足,采取比索贬值措施,并继续实行浮动汇率制。菲比索对美元的汇率一再贬值,1990年平均为28比1。为加强以外汇的管理,菲政府规定,出口贸易收汇须在外汇市场上以市价兑换成比索;所有外汇在收迄后3个营业日内,必须卖给银行。所有进口用汇以市场汇率计算,从指定银行收购买。超过500美元的进口必须开具信用证,进口某些产品必须具备许可证等。1991年,比索由现行汇率再降低至31.5-32兑换1美元的不平。

菲从60年代起,实行开放经济政策,并鼓励外资来菲投资。为此,1967年制订了鼓励投资法。1973年3月,又制订了外资自由化法等一系列对外资优惠政策的措施。例如,对于能出口创汇并雇佣当地工人、使用本地原料的合资企业可免征资本所得税,免税进口抽城的生产设备等。另外,还规定凡在菲律宾投资20万美元(后又降为7.5美元)的外国人,可获得永久居留签证。1987年6月,又实施了新的投资法,在析有的法律与规定基础上,又确定在生产性行业投资的外资,8年内可免交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各年度引进的外资数额基本呈增加趋势。1951-1984年,菲引进的外资共达615项,约8.19亿美元。1985-1988年,4年期间就增至16亿美元。1985年以前,美资在整个外资中所占比率约占51.5%,居首位;日资约占16.5%,居第2倍。1989年,菲律宾引进外资共达174.8亿比索(约合7.2亿美元)较上年增79%。其中,日本投资额为34.3亿比索,占第1位;台湾投资额为29.5亿比索,居第2倍;美国投资额达24.2亿比索,占第3位;第4位为香港,投资额为19.6亿比索。日本在菲投资已占全部外资的19.6%,主要集中在金属、机械、服装、玩具、计算机零部件以及音响设备零部件等。台湾、中国与香港的投资占菲全部外资的31.6%。台湾的投资80%集中在石油化工;中国的投资主要在纺织与采矿业;香港的投资则集中在酒店、不动产与金融业等。

菲得到的外援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被称作“小马尔计划”的多国援助计划(简称MAI计划)。1989年度的援助额为35亿美元,分4年支付。其中,日本援助额为10亿美元,美国为5亿美元,欧共体为3.5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等贷款15亿美元。此外,日、美、西德等国家对菲还有专项贷款及无偿援助。日本的援助主要用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方面如电话、公路、桥梁及农田灌溉等。美援主要用于土地改革方面以及吕宋岛地势调查等。西德及澳大利亚援款主要用于技术开发与环境卫生方面。除无偿援助外,截止到1989年6月,菲共得外来贷款272亿美元,其中,中长期贷款约占85%,即约231亿美元。

从 1993到1996年,菲律宾的经常项目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3%。菲律宾进口的大部分所需的资金都是自己筹措的:长期租赁飞机、向电信设备供应商提供的信贷和直接以股本资金向电力项目提供资金。此外,大量的进口用于电子和制衣行业,而这些行业的出口却没有带来任何增值,因为它们所需的原料都靠进口。菲律宾海外劳工汇回国内的外汇数量不断增加,尽管菲律宾现在因开始向海外提供高技术工人,向外派遣劳工的数量已经减少。即使一些分析家认为这些汇款是“消费”类的,但实际上它们中的大部分有可能是对人力资本的卫生和教育的投资,从而导致未来提高劳动力大军的工作效率。

菲律宾与泰国相似之处甚多。这两个国家储蓄一投资的差距非常大:按储蓄一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计算,菲律宾的数字只有泰国的一半。弥补这些差距所需的资金是通过短期资本流动筹措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国对外汇限制的减少。1996年底,菲律宾的外国净贷款额在国际收支外汇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为7.8%,而泰国1995年底的比例为18.3%。去年,菲律宾国内信贷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6%,而泰国1995年的比例为109%,这表明,由于菲律宾在过去20年里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很慢,它目前有较大的发展余地。菲律宾外汇贷款有60%被出口商所用,而泰国银行的外汇贷款大部分到了房地产部门。在菲律宾的房地产部门,销售或出租高档写字间的收益在8.5一9%之间,而在泰国只占7.5%。目前,菲律宾A级写字间的闲置率为2%,泰国为10%。预计,闲置率明年将达到最高峰,在这两国分别为15-20%和35-40%。 菲律宾的银行向房地产部门投入的资金没有泰国的那么多(只占菲律宾银行信贷的9-11%,而泰国的银行和金融公司向房地产部门投入的资金分别为20%和28%)。菲律宾的旅游业继续蓬勃发展,但由于去泰国的外国游客人数不如以往增加的那么快,泰国限制了泰国人去海外旅游的开支。

人们认为,证券投资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并不是由于非常住居民将资金从菲律宾抽走造成的,而是由于更加着眼于全球的居民在使自己的资产多样化的同时把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海外。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1.36万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岛屿分布比较分散,东西延伸约5000公里,南北约1900公里。主要岛屿有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伊里安查亚。国土面积为1904569平方公里。印尼地处北纬6度至南纬11度之间,境内大多数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相关很小,年平均,气温为2527摄氏度,整个都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因受季风的影响,印尼有旱季和雨季之分,4月至9月为旱季,10月至翌年3月为雨季。大部分地区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印尼的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五位。1989年,人口已达1.79亿,比1950年的7721万人增长1.32倍,19511989年年平均增长率达2.28%。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爪哇岛和马都拉岛的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6.9%,居住着全国60%的人口,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816人。而加里曼丹和伊里安查亚的人口密度分别仅为16人和3人。

印尼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盛产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产品。椰子、奎宁、木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干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出产胡椒、咖啡、甘蔗、烟叶、茶叶、可可、丁香、豆蔻及多种热带水果等。印尼的森林资源很丰富,林地面积约为1.21亿公顷,覆盖率高达67.1%。盛产铁木、檀木、乌木和柚木等贵重木材,以及藤和各种树脂。印尼的矿产资源也较丰富,是东南亚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此外还出产锡、镍、铜、铝土、锰、煤、铁、金、银等。印尼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在江河、湖泊、沼泽和沟渠吸大量鱼类,在爪哇岛利用池塘养鱼也较普遍。印尼发展渔业生产的潜力是很大的。

印尼的经济发展波动较大。苏加诺总统执政时期,财政极端困难。国内私人投资很少,外国资本投资总额下降;收归国有的外资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生产下降;加上政局不稳定,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苏哈托总统执政后,政府采取了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并归还了收归国有的外资企业;鼓励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积极争取国外贷款和援助;鼓励国内私人投资;1974年以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外汇收入和财政收入剧增;以及政局稳定等,促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1965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8.0%。但是,1982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981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降为5.0%,经济发展遇到严重挫折。1983年以来,印尼进行了经济调整。1988年,经济增长率已回升到5.7%,国内生产总值增至139.45万亿印尼盾(约合827.2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7年的52美元提高到1988年的471美元。从1956年起,印尼实施“5年建设计划”,从1961年起实施“8年全面建设计划”。但因当时国内政局不稳定,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相当缓慢。1966年以来,苏哈托政府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时期,从1969年4月至1989年3月实施了四个5年建设计划。1989年4月起,实施第五个5年建设计划。政府采取了如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和贷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发展本国经济;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减少低价出口初级产品和高价进口工业制成品所造成的损失;发展出口工业,以工业制成品逐步替代农、矿产品的出口;继续发展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实施“绿色革命”,实现农业生产多样化和粮食自给;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等。

印尼的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建度较快,农业部门的发展速度较慢,矿业产值受石油价格的影响很大,各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下:

 

印尼的经济结构

(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88年

农业

53.9

47.2

24.8

24.1

采矿业

3.7

5.2

25.7

11.6

制造业

8.4

9.3

11.6

18.5

建筑业

2.0

3.0

5.6

5.0

交通运输与通讯业

3.7

2.9

4.3

5.8

其他

28.3

32.4

28.0

35.0

 

 

1981年,印尼的外贸出口额高达251.6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1982年以后,因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出口额大幅度下降,1986年的出口额降至148.05亿美元。从1987年起,印尼的外贸出口状况开始好转。1987年出口额回升到171.36亿美元;1988年和1989年的出口额分别达192.19亿美元和221.47亿美元。在进口方面,由于印尼政府采取保护性措施,进口额不高。1982年进口额为168.59亿美元,是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的进口仅为102.62亿美元。1986年以来,进口额逐年上升,1988年印尼的对外贸年年出超。1980年和1989年的进口额分别为132.49亿美元和163.35亿美元。自1962年以来,印尼的对外贸易年年出超。1980年的外贸顺差达131.1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1986年的顺差额仅为40.87亿美元。1988年和1989年的外贸顺差分别为59.70亿美元和58.12亿美元。

1983年以来,大力发展非石油、天然气产品的生产,特别是制成品生产。出口商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变。例如,1983年和1989年的外贸出口额分别为211.46亿美元和221.47亿美元。其中,非石油、天然气产品出口额分别为50.5亿美元和134.72亿美元;非石油、天然气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已同23.7%降至60.8%。1988年的出口额:石油、天然气出口额所占比重,则由76.3%降至39.2%。1988年的出口额:石油、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共计76.81亿美元;工业品为92.62亿美元,其中胶合板,锯木和其他木材加工品为28.84亿美元,成衣和其他纺织品为13.78亿美元,橡胶及其制品 为11.34亿美元,镍、铝、锡为8.62亿美元;农产品(不包括石油)为3.49亿美元,其中铜矿砂为2.31亿美元。印尼的进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原材料和资本货物,消费品进口额所占比重不大。1988年,消费品进口额为4.69亿美元,占进口 总额的3.5%;原材料进口额为102.23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7.2%;其他工业原材料占64.2%;资本货物进口额为25.5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9.3%。

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困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在积极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政府还努力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发达国家提供长期与低息贷款和援助,并举借了一些短期外债。为了筹措建设资金,还在国外发行了债券。筹集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电讯工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以及发电厂、钢铁厂、炼油厂、液化天然气厂、炼铝厂、化肥厂、水泥厂等大型企业。但是,由于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偿还能力,大型投资项目过多,耗资巨大,加上技术力量和管理和管理能力跟不上,造成投资效益低,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外债包袱。到1988年底,印尼的官方和私人外债余额达502亿美元。当年的还本付息额达90亿美元,偿债率达40.1%。

早在泰铢发生危机之前就实行了比较灵活的汇率,把汇率浮动幅度扩大到8%。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为33.0247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马来西亚面积为13.1287万平方公里,沙捞越面积为12.3025万平方公里,沙巴面积为7.6115万平方公里。马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有11个州: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榔屿、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与丁加奴;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有2个州:沙捞越与沙巴。首都吉隆坡为直辖市。

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1600万人口中,马来人占47%,华人占34%,印度与巴基斯坦人占9%,伊班人与卡达山人等共占10%。按马政府19711990年新经济政策,马来人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有优先权。马国语为马来语,还通用英语,在不同民族中也使用汉语与泰米尔语。国教为伊斯兰教,也有人信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政府保障信教自由。马来西亚地处热带,属热带雨林气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世界天然橡胶、棕榈油与锡的重要产地。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也很大。此外,还盛产多种热带木材与香料等。

马政府自1966年起实施第一个5年计划。1970年又公布了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19711990年为期20年的长远经济发展规划指导下,“消除贫困,重组社会”,即通过收买外国公司和规定马来人应在公司企业中占有股权(30%)来改变“马来人务农,华人经商”状况,并发展制造业与农业以及信息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以改变过去的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经济格局。 80年代初,马经济基本保持了70年代的发展趋势,但1985年由于受到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跌,经济出现负增长。1986年3月21日,马哈蒂尔总理向国会提出19861990年的第五个5年计划。在这个5年计划的规划下,马充分发挥了本国的资源优势,发展了制造业,并积极引进外资,使经济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自1987年随着西方经济的复苏,经济进一步好转。第五个5年计划原规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5%,但实际上1987年为5.2%,1988年达8.1%,1989年为7.3%,1990年则达9.4%(产值达852亿马元),1991年增长率可达8%。第五个5年计划预定人均国民收入为5070马元,但1990年实际却达6147马元(约2252美元),较1989年的5558马元(约2054美元)增加10.6%。

为支持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实施赤预算政策。财政赤字在GDP中的比重,1985年为7.4%,1986年达10.6%。1989年10月27日向国会提出的1990年财政预算中,财政赤字达88.16亿马元。为平衡财政收支,1986年外债曾高达510亿马元。后经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到1989年底,政府对外债务余额降至418亿马元(约合155亿美元)。政府债务的清偿率1988年为13.5%。

马原有工业主要为食品、饮料、木材加工、橡胶产品、烟草与纺织品等。1958年,马制订了“工业法”并建立了工业区,积极引进外资。70年代,建立起一系列劳动密集型与出口型企业,原有的资源加工型企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1986年2月,又制订了“19861995年工业基本规划。”在这一规划指导下,制造业特别是电子元件与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1990年,半导体产值达44亿美元,产量仅次于日本与美国,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从80年代后期起,马着手发展彩电、录像机以及音响设备等产品。在纺织业方面,19801985年,纺织业产值在制造产总值中占4.8%,在制造业中排第6位。同期,纺织与服装两项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3%。由于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马经济结构也有了改变。到1987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率提高到22.4%,首次超过农业(21.5%),成为最大的产业。1988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率增为24%。1990年增至27%。按上述规划要求,1995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率将提高到33%。

80年代以前,马的天然橡胶、锡、棕榈油、木材与石油的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70%。除石油外,其余4项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自80年代以珀,由于马政府调整经济结构,过去的那种偏于初级产品出口的结构有了改变。1989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为678.01亿马元,其中初级产品的比率占31%,制造业产品的比率增至54.7%。1988年,电子产品主要是半导体元件,出口额占制造业产品出口总额的46%。1989年又超过505。此外,还有汽车、服装及其他纺织品以及油脂等。进口方面,由于内需及因外资投入,促进了机器与运输设备、工业原材料、化工制品等的进口,1989年进口总额达608.94亿马元。对外贸易顺差达69.07亿马元。在地区结构上,马对东盟、日本、美国与欧共体的贸易占贸易总额的3/4。1989年,在贸易总额1286.95亿马元中,对新加坡的贸易额占22.7%,对日本占17.8%,对美国占16.8%。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额

单位:亿马元

                                                                                              

总额

出口

进口

差额

1986

637.81

358

297

+78.2

1987

743

445

298

+147

1988

964

538

426

+112

1989

1286.95

678.01

608.94

+69

 

 

1968年,马制定了“鼓励外资法”。1970年,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又限制外资拥有股权不得超过30%,多余股权必须出售。从1981年到1985年,外国投资总额为18.9亿马元,平均每年只为3.8亿马元。为吸引更多的外资,以补充马资的不足,1986年又制订法规,放宽限制,给外资以更多的优惠。具体措施包括:凡产品50%以上供出口者或雇佣马来人350人以上者可拥有股权100%;生产高技术产品或列入优先计划产品的企业,外资股权可达51%;经政府批准,外资可租用工业用地,租期可达60~99年;鼓励高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与产品供出口的制造业;在保税区内外资可经营橡胶、木制品与藤制品等农林工业;符合新兴工业标准的企业,一般免征法人税5年,最长可达10年,直接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并与28个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等。由于对外资的优惠措施,1989年的投资项目就增至784项(1988年为732项),金额达121.08亿马元,其中外资占70%即约85.68亿马元(约31.85亿美元),在外资中有40%即约34亿马元投入至制造业。1990年1 9月,仅外资就又猛增至57亿美元。1989年在制造业的外资投资中,日本占31.3%居首位,台湾占24.7%,新加坡占10.6%,英国占8.9%,香港占4.1%,美国占3.6%。在制造业的外资投资中,有50%以上集中在电子纺织、橡胶加工塑料加工业等。

马来西亚的外国经济援助主要来自日本。从19661988年日本对马提供过12次“日本政府开发援助”贷款(通称日元贷款)。1990年3月,日本又提供了第13次日元贷款612.6亿日元。1988年12月,日本对东盟提供了另一项“开发基金”贷款,其中对马的额度为367.8亿日元。以上各项贷款合计达4067.58亿日元。除去马已偿还的额度外,截止到1989年3月,日本对马提供的日元贷款余额达2200亿日元。此外,截止到1989年还有无偿援助、技术合作以及科教文援助共139.84亿日元。亚洲开发银行对马的技术援助等,截止到1989年12月共达1.7亿美元。世界银行及商业银行等的贷款,截止1990年2月共8.6亿美元。

马国外债大约280亿美元,随著马币对美元汇率从1对2.5降至1对2.9后,马国的外债无形中增加了大约112亿零吉。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于1965年,人口269万(1989年),土地面积626平方公里。新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加坡弱与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相连,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新加坡接近赤道,属于热带海关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4度至30度。最热斩月份为5月,最凉的月份为1月。新加坡雨量充沛均匀,年降雨量为2400毫米左右。最干燥的月份为7月,降雨为70毫米左右;最湿的月份为12月,降雨量为257毫米左右。新几乎无任何自然资源。在新使用的语言有马来语、汉语、泰米尔语、英语。新生要民族有:华族、马来族、南亚一些民族等。其中,华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76.2%,马来族人口数量居第二位,占15%。

独立前,新经济严重依赖于转口贸易和英国军事基地支出。当时,英国在新加坡军事支出占区内生产总值1/6,所雇用的劳工人数占总劳动人口听1/5。在60年代晚期,新加坡开始大力引进外资,从而促进了经济贸易的迅速增长。在此期间,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水电站、通讯设施的建设等。到70年代初期,这种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加坡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70年代中期至末期,新政府开始实行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计划,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国外转移。进入80年代,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明确规定不批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对于高科技产业,特别是本地高科技产业的投资采取优惠措施。因此,80年代国际上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到新设厂,促进新加坡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过去25年里,新加坡经济增长率平均超过6%的水平。大体上可分4个阶段:A、1966-197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12.3%;B、1974-1977年,因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促进了工业向高觌层次方向发展。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6.4%;C、1978-1984年,为了使投资流向高技术领域,新政府采取了各种优惠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在此期间,国内生产增长率年均为8.8%;D、1985年至今,由于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高工资”,“高成本”战略的失误,1985年,新加坡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2%。由于新政府及时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从1987年起,新加坡经济有了很大恢复。1987年、1988年、1989、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3%、9.7%、9.2%、8.3%。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属于较高的水平。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新加坡经济增长仍能保持5%以上。

1965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仅为9.66亿美元,到1987年已达198.95亿美元,1988、1989年分别达493.7亿新元(合234.8亿美元)和553.1亿新元(合283.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86年为7410美元,1989年达10561美元。人均收入在世界上已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新加坡1965年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65年的18.2%上升到1989年的29.7%。金融与商业服务业的比重由14.2%上升到29.7%;贸易的比重则由33.4%十降到17.6%。1989年,新加坡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农业和渔业占0.3%,采矿业占0.1%;制造业占29.7%;福利业占2.0%,建筑业占5.2%;贸易占17.6%;交通运输和通信业占13.5%;金融和商业服务业占29.7%;其他占1.8%。

新加坡是亚洲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东南亚最大的金融中心。目前,新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9%左右。1985年,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金融业却增长10.4%。1989-1990年,随着经济发展,金融娄展迅速,增长率分别为14.6%和15%。新金融业包括300多家不同类型的机构,有商业银行、金融代理机构、金融中介机构、贴现机构和金融公司。

新加坡银行业始建立于1840-1903年,订有有利银行(1856年始办)、渣打银行(1861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1877年)。此外,不有荷兰银行(1883年),纽约第一联邦银行(1902年),法属安南银行(1903年)等。新加坡银行业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了新加坡发展银行、大华银行集团、华侨银行集团及华联银行集团四足鼎立局面。截至1989年5月,新加坡共有49家商业银行。其中,发展银行和大华银行分别占居本地银行的首位和第二位。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与银行的繁荣息息相关。1988年新加坡商业银行资本及公积总额为67亿5950万新元,存款额为424亿7530万新元,资产总额为964亿4120万新元,放款额为418 万4880万新元,流动资产为392亿7630万新元。

新加坡储备主要有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储备3种。1984年以来,上述3种储备不断增加。1984-1989年,新加坡总储备(包括黄金储备)额分别为104.16亿美元、128.47亿美元、129.39亿美元、152.27亿美元、170.73亿美元、203.45亿美元。其中,特别提款权储备分别为5700万美元、7200万美元、9000万美元、1.15亿美元、1.06亿美元、1.04亿美元;基金储备分别为6800万美元、8900万美元、9800万美元、1.12亿美元、1.05亿美元、1.05亿美元;外汇储备分别为102.91亿美元、126.86亿美元、127.51亿美元、150亿美元、168.61亿美元、201.36亿美元。1990年特别提款权和基金储备分别为1.16亿美元和9800万美元。

新独立后,实行自由贸易和开放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70年代,新出口发展最快,年均增长率为28.2%,远高于60年代的3.3%和80年代的7%;而进口增长状况,60年代为5. 4%,70年代为24.6%,80年代为5%左右。从贸易额上看,1970年,新出口额为15.54亿美元,进口额为24.61亿美元;1980年出口额为193.76亿美元,进口额为235.89亿美元。1985年和1986年,经济发展出现衰退,进出口额都有所下降。进口额262.9亿美元和255.1亿美元;出口额分别为228.1亿美元和224.9亿美元。1987-1990年,进出口贸易额又有所回升,出口额分别为286.9亿美元、393.1亿美元、465.8亿美元、556.8亿美元;进口额分别为325.6亿美元、438.6亿美元、517.6亿美元、637.9亿美元。1990年,新贸易总额增长11.4%,达到2050亿新元(1198.8亿美元),但贸易赤字仍大幅度上升。同年,新出口比1989年增长了9.3%;进口增长13.3%。贸易赤字上升50%,达150亿新元(87.72亿美元)。

新是传统的自由贸易港口。1969年以来,又设置了几个自由贸易区。其中一个在新加坡港口管理区内部,其他自由贸易区为森巴旺、岌巴和巴西班让区。在自由贸易区,贸易人员可以贮存应缴税的货物,进行再包装,并在海关办好手续后进行转口。货物的样品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

新是历史上著名的贸易船只停泊站。由于新政府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只对过境船只收取很少的费用。大多过境转口货物不需交纳关税和受到其他限制。对于应征税的货物贮存,政府和私人部门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如兴建了许多仓库,加以贮存和保护。过境贸易,主要由新港口部门管理。在它同意的限度内,货物可卸下、贮存、分类、再包装,几乎没有海关的干预。对出口、出口替代或为本地产品出口的运输等,政府予以优先考虑。同时,私人贸易公司也拥有和掌握着大量与其在本地贸易和转口贸易相关的仓库等货物贮存设施。

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外资。新外援主要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海外合作基金和向外发行公债。60年代以来,新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外国投资增加较。1961年外国在新加坡制造业中的投资仅3.03亿新元,1979年增加到56.98亿新元,1983年又增加到110亿新元(52亿美元)。外资在新加坡制造业的作部投资中,约占80%。1984年以来,制造业中的外资继续增大。1987年制造业中的外资额为14.48亿元(6.8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83.1%。在新投资较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英国、荷兰、加拿大、德国、法国和瑞士。1985年以前,美国是新加坡最大投资者,但到1986年以后,日本取代了美国,占居首位。到1990年初,美国在新加坡有厂家792个,资产额为90亿美元。在制造业中,日本投资仅次于美国。1989年为5亿4120万美元,1990年,头三季为3亿5890万美元。目前,外资主要集中于炼油及石油产品、电器及零部件、机械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等行业。在新加坡的外国酱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跨国公司。

新加坡外资政策的特点是全面开放和积极引导。新加坡关于投资的主要法令为《经济扩展奖励法案》,适用于所有的内外投资者。外资企业同当地厂商享有同样的权利,了担负着同样的义务。新坚持外国投资的多元化,避免一个或几个跨国公司处于垄断地位。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新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外资的流向,使外资的投向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60年代初,新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对这一时期的外资,主要引向那些能替代进口的、雇用劳动力多的产业。如食品、纺织、服装、制鞋、木材加工、皮革、橡胶制品等。70年代后,新重点引导外资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金融、咨询服务及其他知识技术部门的投资,采取鼓励措施。80年代后半期,新经济发展局鼓励投资的产业是:金属加工机械、光学仪器及各种镜头、船舶及船用机械设备、工业用电器、电子产品及其设备、基础化学、石油化工产品及精细化工制品。

 

香港

 

香港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外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总面积为1074平方公里。人口581万(1989年),其中,华人约占97%。全港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385人。香港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先侵占香港岛,1860年又进一步侵占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带,1898年再强行租借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等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租期99年。根据中英政府在1984年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地势起伏较大,山岭、丘陵多,平地少。主要街市沿香港岛北侧和九龙半岛南端而建。目前已建设地区占香港总面积的16%,耕地和鱼塘水面占9.2%,从事渔农业的人口仅占就业人口的2%左右。食品多由外地输入,部分由香港农民供应。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2℃,平均降雨量为2225毫米。每年5--11月期间常有台风侵袭。

香港经济从50年代初以前为单纯转口贸易时期。从1946年1951年期间,国内进出口贸易以香港为主要转口站,使香港贸易额年增长3048%。这是香港转口贸易最发达的时期,也是战后经济恢复时期。1951年香港进出口总输出商品2/3。这一时期,香港的经济主要依靠单纯的转口贸易。制造业在香港的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微不足道。1947年,香港只有工厂973家,工人5.13万,刚恢复到战前水平。50年代为制造业兴起时期。我国解放前夕,以上海和华东地区为主的私人资本将一些纺织、轻工业设备,连同技术人员和资金转来香港,成为当地轻纺工业的发展基础。50年代初,香港先后受到美国对华实施“封锁禁运”政策和战后第一次西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在此期间香港经济完成了从单纯的转口贸易向以香港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1959年香港产品出口比得已上升到69.6%,取代了转口贸易的地位。同时,工厂增加到5346家,工人增加到22.44万人,加工工业得到初步加强。由于工业产值的增加,使香港的国民生产总值(时值)在50年代平均递增6.96%。从劳动力的分布看,1960年工业占香港总劳动力的52%,农业占8%,服务业占40%。香港发展制造业的初期,由于资金有限,所以集中发展资金需要量少、周转速度快、收益周期短的劳动密集型工业。60年代为经济起飞时期。此间,香港的工厂和工人总数分别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工业产值的上升速度更高。估计到1969年,工厂增达14078家,工人增达55.44万人,分别比1959年增加1.6倍和1.3倍。棉纺、织布、制衣、塑料工业都有较大发展。电子、钟表、玩具等新兴工业也发展迅速,竞争力较强。197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增达352亿港元,比1960年增加2.5倍,香港产品出口增达124亿港元,比1960年增加3.33倍。在贸易和工业的带动下,房地产建筑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60年代当地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13.6%。70年代到现在,为经济走向多元化埋藏。70年代,中英关系有所改善,香港逐步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鼓励外来投资,进行城市建设,形成了以制造业为基础,以对外贸易为主导,以经济多元化为特点的产业结构。香港开始在亚太地区和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70年代以后,香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1970-1979年的10年间,厂户数目虽然平均仍有11.7%的增长,但雇用人数的年增长率只有5.5%。1973年制造业生产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6.5%,1980年降到23.9%,1982年只有21.8%。香港传统的服务业,对本地生产总值的相对贡献也在1980年之后略见降低。增加最显著的是金融、保险、地产、商业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从1973-1982年,这些和的相对贡献由19.2%增加到22.1%。而且,自1981年起,产值比重即已超过制造业与传统服务业。但制造业仍然提供了最多的就业机会。传统服务业次这,新兴服务居第三。到1989年9月,香港工厂增达49926家,雇用工人约80万人,占就业人口的31%,显示了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仍据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港英政府长期以来,基本采取不干预的“自由经济”政策,实行市场机制,强调自由竞争。有自由的外汇市场,外江没有管制,资金来去调拨很方便。作为自由贸易港,除烟、酒、 汽油等少数几种货物外,进出口均无关税;实行出口导向的工业化道路,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在引进外资;重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实行低税政策,工商企业和个人所和税的税率在西方国家和东南亚地区中都是最低的;虽然缺乏资源源,但却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得到保证,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司法、立法制度。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主要标志:(1)香港金融市场已向多元化发展,货币、资本(包括股票、债券及长期信贷等)、外汇、黄金、保险、信用卡及租赁等市场,应有尽有,资金的运用与吐纳,方便灵活,适应投资者资金营运的需要。(2)金融机构的国际性。到1989年底,香港共有持牌银行165家,其中在香港注册的银行仅31家,其余均属海外注册银行。西方最知名的跨国银行和投资、保险、证券等类公司,绝大多数在香港设有机构。(3)由于香港政治、经济稳定,特别是港币汇价的稳定,为谋取利息,外地资金调入香港存放在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的不断增加。金融市场集资、融资作用明显,例如股票市场近14年来供股集资就达1184亿港元。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产业、商业服务在内的4个经济行业,1988年占香港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6%,其就业人数占香港就业人数的7.4%。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因素是:(1)香港位于亚太地区的中心,背靠中国内地,故在经济往来和对外联系上有其优越性。(2)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以及300亿港元的外汇基金(185年)作为 坚实的经济基础。(3)有完善和快捷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服务,便于与其他吕心取得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世界行情。(4)金融制造的管理措施健全高效。 自1983年以来,在香港前途问题困扰之下,炒买外汇、调走资金,势所难,至1983年9月24日,1美元高达9.6港元。港英政府乃于10月17日起规定,向发行纸币的发出或收因负债证明书,都按照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联系汇率支付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港币汇价才稍告稳定。如1983年底1美元兑7.79港元,1984年底则为7.833港元。进入1985年以来,美国经济放慢,加以中英支香港前途问题已签订协议,人心转趋安定,经济金融形势好转,因此,港元对美元汇价稍为回升。总的来看,当前港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仍不失为强币之一;各方对港币的需求仍殷,而港币的准备金仍相当充足,因此,人们对港币仍具有很大的信心。

在香港的企业集团主要有华资财团、英资财团、美资财团、日资财团、东南亚财团、澳大利亚财团、中资财团。1988年,共有605家香港制造业公司注入了外资,按原值计算的外来投资总额为261.7亿港元。美国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地,占外来投资总额的34%;日本居第二位,占27%;然后是中国内地(占11%)和英国(占9%)。这些公司共雇用员工108082人,占香港制造业工人总数的13%。外来投资集中于4个行业:电子业(36%)、纺织及制衣业(11%)、电器业(9%)和化学制品业(8%)。其他吸引外资的热门行业包括印刷及出版业、饮食业、钟表业。

台湾省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东临太平洋,与大陆福建省相望,与本岛为主体。包括澎湖、花瓶、棉花、澎佳、钓鱼、兰屿、赤尾屿、火烧岛等88个岛屿,总面积36000.06平方公里。台湾地跨北回归线,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别是高温、多雨多风,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220C。年平均降雨在1500-3000毫米之间,北部基隆港附近的火烧寮,年降雨量多达6700毫米,是中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生年6-10月为台风季节,尢以8-9月最频,是中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一个省。台湾人口已达2010.7万余人(1989年底),主要由汉、高山、蒙、回、苗等民族组成。汉族人口占97%以上,其中,祖籍闽南人占80%以上,其次为广东客家人。全岛语言以汉语为主,讲闽南话和客家话为多,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尼语族。台湾的汉族除具有与闽南和粤东地区相同的风俗节日。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为主,其他还有回教、基督教等。高山族还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和仪式。

台湾省火山、温泉分布较多,水利资源丰富;物产资源丰富,土特产种类繁多,森林覆盖面积50%,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矿产有煤、原油、天然气、碳石、大理石。台湾素有“东方糖库”之称,是中国重要的蔗糖产区之一。茶叶品种达40多种。樟树居世界之冠,水产资源丰富,鱼类以金枪鱼最多。台湾珊瑚产量占世界80%左右,有“珊瑚王国”之称,台湾的埔里镇被称为蝴蝶王国,计有400种。台湾的玉石驰名世界,以翠玉最多,居世界年产量的50%以上。

战后台湾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6亿美元,增加至1989年的1500亿美元,37年间增长了90余倍;人均国民收入从1952年的136美元,增加至1989年的7518美元,增加了55倍。其经济发展可分为5个时期:A、战后至50年代为恢复时期,着重进行经济基础的恢复和发展,至1952年工农业生产已恢复至战前最好水平;B、50年代初至60年代为发展时期,自1954年开始实行“四年经济建设计划”,着重发展农业和进口代替型工业。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4.82%,稻米年产量由100万余吨增加至200余万吨,除满足省内需要尚有少量外销。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11.7%,初步建立起劳力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7%,初步建立起劳力密集 轻纺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9%,增长速度相对稳定;C、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为高速增长期,从进口替代型转向出口扩张型工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大力发展纺织、食品、塑胶和家用电子电器等工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达18.2%,被称为台湾经济的“黄金时代”。D、70年代初于80年代初为调整时期,受资本主义世界两次“石油危机”的严重冲击,本省经济增长速度骤然下跌,不得不进行经济调整。为了突破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先后实施了投资巨大的“十项建设”和“十二项建设”,着重发展钢铁、电力、造船、石化和交通运输设施,兴办了一大批大型重化工企业。至1978年,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所占的比重增加至40%左右。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5%,速度较前趋缓,而且起伏不定;E、80年代以来为发展战略性工业时期,随着经济调整和重化工业比重的提高,受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影响,台湾当局提出“自由化、国际化”作为发展经济的指导方针。其目的在于实行全国开放、大力吸引外资,鼓励自由竞争,健全市场机制,谋求产业技术升级,以带动整个经济的成长。自1987年,电子工业产品在外销上取代传统的纺织产品,跃居第一位。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仍然呈现起伏不定的状况。其中,1980年至1983年上半年;1984年底至1985年,出现两次衰退;年增长率仅达5%左右。1986年以后又出现回升趋头。

战后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援助是一项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从50年代起,美国的援助包括“经援”、“军援”、低利贷款和技术转让等。据统计,截止1982年底,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上述方式给予台湾的资金累计达205亿美元,技术合作项目1700余件。在50年,接受的美援金额经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占同期投资总额的38%,最高年份占50%以上。当时,在电力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美援金额分别占到50%和40%,为台湾当局设立的负责全台经济设计及政策措施审议的“经济安全委员会”,其各项会议均有美国代表参加,并享有实际上的否决权。

1978年7月10日,台湾当局废除了台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改采浮动汇率制度。为施行机动汇率制度,使汇率能够顺应市场供需,随时作出温和的调整,以便由“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台湾于1979年2月1日正式成立外汇市场。台湾外汇市场是以外汇银行为中心,由外汇供应者和需求者、“中央银行”以及外汇经纪人等,买卖外国货币而形成的市场。目前台湾外汇指定银行共有47家,其中34家为外商银行。在台湾外汇市场交易的币别中,美元占绝对比重。汇率的制定,实际上是指新台币对新台币对美元的汇率,1989年1月10日新台币对美元汇率达27.87元。外汇市场的建立,是台湾金融市场的一大突破,不仅提高了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提高了外汇交易的操作技巧,为台湾金融“国际化”建立了基础。

台湾自50年代即开始引进外国资本的技术,并吸引外商在台设厂。从1952年至1987年,共引进外国直接投资59.16亿美元。在台外国资本,其资产和生产总值分别仅占全台工商企事业的1/10左右。但它们以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为母体,通过对台湾官、民营企业进行贷款、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等经济手段,直接影响着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长期以来,美国是台湾最大的投资者。但近年来,尽管美国一再增加对台投资,其增长速度已明显落后于日本。1980年,美国投资占在台外国投资的比重为44.2%,日本占26.1%;1987年,美国已下降于38.1%,而日本则上升为30.7%。据统计,1985年至1987年美国对台投资额为5.34亿美元,日本则达到6.84亿美元。1989年,日本对台投资高达6.4亿美元,美国则为3.4亿美元。1985年,经营额在1亿元新台币以上的在台跨国公司共80余家,其中经营额在20亿新台币以上的15家,经营额最高的达70亿元新台币以上。

根据台湾经济部的最新统计,1996年1至7月台湾对东南亚的贸易总额为171亿3000万美元,进口为76亿4000万美元,出口为94亿9000万美元,贸易顺差为18亿6000万美元,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衰退29.5%,创历年来的新高。造成台湾与东南亚贸易顺差急遽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受经济不景气影响,各国出口普遍迟缓,导致影响台湾对该区的输出。另外,亚细安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也对台湾造成排挤效应。此外,7月以来东南亚国家币值大贬,汇率动荡及金融体系不健全,更增添东南亚的经济不稳及投资风险。 

 

缅甸

 

缅甸联邦,面积为676581平方公里,人口为3859万(1988年9月),属多民族国家,有缅族,克钦族、克伦族、掸族、钦族等50多个民族。缅族占总人口的65%。80%以上人信奉佛教,8%信奉伊斯兰教。国语为缅甸语首都为仰光,人口270万(1988年9月)。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987/1988年度)235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2%,国民收入为80.57亿美元。缅甸位于中国南半岛西部,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公里。境内地势北高南低,西部为山脉,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800米以上。东北部为掸邦高原。伊洛瓦底江长2150公里。东部的萨尔温江(又称丹伦江,上游为我国的怒江)在缅甸境内长166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11-2月为寒季,3-5月为暑季,6-10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27° C。主要矿产资源有锡、锌、铝、金、银、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享有盛誉。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较大,森林资源丰富,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50%左右,水力资源也比较丰富。

1962年,奈温政府成立后,采取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济政策重点放在农业发展和国有化政策上。1963年,颁布了私人企业国有化法令,把外资企业和私人企业归国有。22 1973年起,缅政府逐步放宽对私人工商业的限制,改善对国营企业的管理,开始谨慎地接受外援等。还制订了从1974年均未完成,第三个4年计划执行良好。1978/1979年度至1981/1982年度,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6%,第四个4年计划期间,1982/1983年度1985/1986年度平均增长5.5%。由于经济政策产生失误,国民经济发展缓慢,20年长期国民经济计划未能完成。国家财政困难严重。1987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最不发达国家行列。

农业为缅甸国民经济的基础。从事农业的劳力占总劳力的63.5%。稻谷是缅甸的主要农产品,1985年/1986年度产量为1431万吨。其它有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烟草,黄麻等。耕地面积有1956万英亩,大约95%农田由个体农户耕种。水稻种植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50%。1987/1988年度农业净产为12.14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9%。

二次大战以前,柚木是第三重要出口商品。1948年独立后,木材年增长率为2.6%,为了增加外汇收入,政府增加对林业部门投资。1984/1985年度,增长率为6.7%;1985/1986年度;增长率为7.9%。该年度柚木产量为41万立方米,出口11万立米;1987/1988年度共产柚木36万立方米,入硬木116万立米,林业净值为8960万美元。近年来,家畜发展迅速,在第四个计划期间(1985/19861989/1990)年增长率为6.4%。鱼是缅甸人饮食中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出口创汇商品。政府计划发展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还计划建立出口基地,渔业发展前景美好。畜牧渔业以私人经营为主,1987/1988年度净产值为3.1亿美元。肉类产量2.166亿公斤,鱼虾产量为7.045亿公斤。

缅甸工业不发达,主要集中在仰光与曼德勒地区,大多以碾米、木材加工、石油和采矿业为主;还有纺织、印染、制糖、造纸、化肥和制药工业。能源不很丰富,各地均有水力发电厂。明码石油公司近年来与一些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勘探沿海大陆架的石油资源。缅甸石油与天然气的产地分布于孟加拉湾沿岸各岛,以及中部的查岛克,马纳温、仁安羌等地。截至1988年底,全国有国营企业1880个,合作社企业719个,私人企业39059个。1987/1988年度工业净产值为4.29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2.3%,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9.9%。工人为136.9万,占总劳力的8.6%。

缅甸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未能充分利用。由于旅游签证仅限7天,入境困难,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1987年旅客总数为42179人,旅游收入为1388万美元。缅甸服务业因受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发展,处于落后状态。1985/1986年度,1986年/1987和1987/1988年度的总产值分别为132.98亿缅元,139.68亿和146.63亿缅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1%,26.9%和27.5%。从业人数156.5万,占总劳力的10%。

缅甸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铁路总长4493多公里,大部分铁路是单轨。缅国内交通大多是利用河川。内河航道约10271公里,伊洛瓦底江是主要航线,可通航1200多公里直达八。共有15个海运港口,11艘远洋货轮。仰光港年吞吐量为180多万吨,占全国总吞吐量的85%,公路总长24999多公里,1987/1988年度共有客车1334辆,货车2677辆。缅有民用飞机12架,国际航线约4000公里。仰光敏加拉洞机场为缅甸唯一的国际机场。

缅政府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减少对外国市场的依赖,保护国内工业。由于不重视外贸出口,外汇严重短缺,影响了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外贸一直由国家统一经营。1988年9月18日,缅军队接管政权后,对经济政策作了调整,宣布允许合作社和私人经营对外贸易。缅甸主要出口产品是大米、豆类等农产品柚木、硬木等林产品,锡、锌、宝石、翡翠等矿产品、鱼虾等水产品;主要进口产品为机械设备、工业原材料和部分消费品。主要贸易对象是亚洲国家,日本、新加坡、中国和香港约占其贸易总额的68%,其次是欧洲共同体国家、德国、英国和荷兰,约占其贸易总额的20%。

截至1988年3月底,共接受外国贷款和赠款约58亿元,多为低息长期贷款,用于发展工业生产。日本援缅金额为缅接受外援总额的40%多,其次是德国,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外债约4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0.388亿美元。国家外汇总收入为9.67亿美元,外汇支出总额为9.28亿美元,其中包括偿还外债额1.63亿美元。

缅银行全部国有,1963年合并组成缅甸联邦人民银行。1972年改名为缅甸联邦银行;1976年改组为中央银行。还有3个国家专业银行。缅甸农业银行负责向农民提供信贷;缅甸经济银行经营储蓄信贷和向国家经济机构,地方团体和合作社提供贷款;缅甸外贸银行主管外汇和国际金融事务。

 

文莱

 

文莱达鲁萨兰国,过去曾长期为英国保护下的伊斯兰苏丹国。1971年文莱收回其内政主权,1983年底收回其外交和国防主权。1984年1月1日文莱宣布完全独立。同年,文莱成为联合国第159个成员国,并正式加入东盟组织。目前,文莱仍是伊斯兰国家组织成员国和英联邦成员国。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临南中国海,海岸线长达161公里。其余三面与马来西亚东部州接壤,并被分成两部分。国土面积5769平方公里,其中70%地区为热带雨林所覆盖,可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2%。全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在2330° C,雨量充沛。文莱人口年增长率为3.3$左右,1988年人口达24.14万。马来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8%,华人约占20%,其余为土著和其他民族。文莱缺乏劳动力和科技、管理人员。因此,来自英国、荷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就业人员,以及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劳工也有约2万多人。城市人口约占总数的60%以上,主要集中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诗里亚和瓜拉贝拉亦。马来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通用。伊斯兰教为文莱的国教,2/3的人口为穆斯林。约有13%的人口信奉佛教,2/3的人口为穆斯林。约有13%的人口的信佛教,8%的居民信仰基督教。文莱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储量估计为2.2亿吨,天然气储量约7万亿立方英尺。目前它是东南亚第三大产油国,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主要家作物有水稻、橡胶、椰子、胡椒和热带水果。文莱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不发达,基本食品和消费品依赖进口。由于人口数量少,依靠丰厚的石油收入来源,文莱已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入极高的国家之一。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0.345亿文莱元,人均25000文莱元(相当于13100多美元)。文莱实行免费教育和公费医疗制度,对低收入和多子女家庭提供补贴和就业培训。因此,文莱是一个公益事业很发达的福利国家。货币单位是文莱元,与新加坡元等值,新元在文莱可通用。

战前,文莱经济以农业、渔业和手工业为主。战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投资及经济发展。60年代,海上油田开发为文莱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自60年代中期起,政府实施了全国发展计划。前四个5年计划主要为经济发展打基础,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70年代,文莱经济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推动下迅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从1970年的5.452亿文莱元猛增到1980年的104.132亿元。80年代,油价下跌和实行控制开采石油政策,使经济出现负增长。1981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为92.244亿文莱元;1986年减至52.272亿文莱元。人均收入从1981年的47800文莱元降至1986年的23100文莱元。目前,正在执行的第五个全国发展计划(19861990年),强调经济多样化,加强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综合发展,以实现提高人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出口工业,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等目标。然而,由于经济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缺乏,科技和管理水平低等缺陷和困难,严重地制约着文莱经济的迅速发和现代化进程。

文莱经济结构极不平衡,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1970年,各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农业4%,石油开采52.3%,加工制造业2.4%,建筑业11%,运输、通讯等事业2%,商业、金融和服务业占28.3%。1980年,农业降至0.6%,石油开采增至69.6%,加工制造业13.1%,建筑和其他公用事业5.7%,商业等服务业11%。就劳动力结构看,1971年,变业总人数4109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11.6%;石油和制造业占11.4%;建筑业占19.7%;各类服务业占57.3%。1981年,就业人数增加到70690人,其中农业占4.9%;石油和制造业占9.4%;建筑业占17.9%;服务业占67.8%。

进出口贸易对文来经济和社会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莱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品,绝大部分供出口换汇。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以及人民生活必需的消费品均依靠从国外进口。因此,文莱的出口极为单一,几乎全部是石油和天然气产品。而进口包括各类食品、轻工纺织品、机器设备、运输设备、通讯设施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尽管如此,文莱的贸易收支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顺差,从未影响国际收支平衡。1980年,进出口总值达110.835亿元(约合55.4亿美元)。其中,出口98.529亿元,石油和天然气各类产品占98.6%,主要输往日本(占70.9%);进口总值达12.306亿元,其中食品和肉类和占11.9%,机电和各种机械设备占29.1%,钢和钢材制品占12.7%,汽车和运输设备占11.3%,化工产品占8.3%。进口主要来自日本(占23.7%)、美国(占20.1%),新加坡(19.0%)、英国(9.8%)和马来西亚(4.1%)。1980年,贸易顺差达86.223亿元(约合43亿多美元)。19811988年,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因油价下跌和出口量减少而受到影响。1981年出口总值达85.917亿元,1988年已降为34.6亿元,进口则从1981年的12.647亿元上升到1988年的14.51亿元;贸易顺差也从1981年的73.27亿元减少为20.09亿元。1986年,文莱进口的食品,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各国、北美和港台地区。工业制成品和机器设备等主要来自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东盟邻国及港台地区。中国大陆产品通过香港和新加坡转口也有少量输入。

文莱实行开放的金融政策,允许外国银行在文莱开设分行,允许国际保险业集团在文莱设立分公司。目前在文莱开业的7家银行与31家分行中,多数是外国银行的分行。如香港的汇丰银行、标准渣打银行、美国的纽约花旗银行等跨国银行均在文莱开设分行。外国保险公司也占文莱保险公司的大多数。另外,文莱政府对其积存的大量外汇储备加强管理1983年8月,文莱投资局接管了6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管理工作。1984年底,它在伦敦设立了办事处,负责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外汇储备业务。投资局总部负责其在亚洲市场的外汇业务。自1983年8月至1987年中,文莱的外汇储备已增加了120%,约达到132亿美元。文莱的财政、贸易和国际收支状况一直良好,没有资金短缺问题,没有外债。

文莱政府一贯欢迎外国投资,欢迎跨国公司参与本国经济的各类活动。文莱经济发展局重点促进本国和外国私人投资,组成合资企业,发展生产和各种经营活动。对外国投资没有严格的部门限制,但要求有本地人参与股份和董事会的活动,遵守1956年的公司企业法规定。例如注册登记的国营企业至少应有7个股东和两个董事。董事会中一半成员应是文莱人或当地的居住者。国营公司的年度账目须交投资注册机构审核。注册登记的私人企业至少应有2个以上和最多不超过50个股东,董事会的成员必须有一半是文莱人或当地居住者。私人企业在注册登记之后即可开业,而国营企业(合资)则需申请执照批准后方可开业。鉴于文莱缺乏劳力和科技专门人材,政府允许招募外国劳动力和技术及管理人员。文莱对外国投资合伙人与本地人,给予免征所得税、资本收益税和出售资本资产所得税。对一般的有限公司征收30%的公司税。石油公司的税收按1963年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与大多数石油生产国的税收状况类似。此外,文莱与英国签有双重免税协定。文莱壳牌石油公司集团是最大的合资企业,全国8%的劳动力就业于所属的各个公司企业。在所属的石油公司、液化气公司、泠气体公司、油船公司和销售公司中,文莱政府均拥有50%的股份。除液化气公司为英荷壳牌公司与日本三菱公司各占25%股份外,其余公司均由壳牌拥有50%的股份。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