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直播节目总会有遗憾,鲁豫又是个对自己颇为苛求的人,每次节目后,一 些语言上,以及她和现场导播配合上的小疏漏总会让鲁豫后悔不迭。不完美,也许 是不可避免的,但尽善尽美,即是她的目标。 在1 小时的节目里,分两个半小时部分,而每个半小时的内容分3 部分:一是 国际新闻,二是香港、中国内地及台湾的新闻,其中包括财经新闻,最后是娱乐和 体育消息。她们的新闻来源是由国际主要通讯社每天把重大的新闻片段传来,经鲁 豫和同事挑选后即时作剪辑和配音。另外鲁豫个人每天还要翻阅香港多份主要报章, 把重要头条新闻、报评等分类安排播出。 因此,观众想要知道的国际、国内或华人世界消息的新闻都可以在节目中得到。 另外,《早班车》挑选新闻的方式和内地不一样,这给予观众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陈鲁豫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节目,她曾说:“小时候最常做的一个梦就是要当 个博士。那个时候并不知道当博士要分不同的学科,认为做博士就是坐在一个小小 的房间里面,墙上有一个很小的窗户,外面排着很长的队,然后每个人到窗前问一 个问题,你呢要有能力解答所有的问题。现在看来,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因为对 观众来讲,我的工作空间就是一个很小的盒子———电视。当然我还不能像博士那 样全知全能,但是我的确在每天的第一时间把最新的讯息告诉给观众。” 《凤凰早班车》于1999年1 月4 日以新面貌与观众见面,考虑到观众的要求, 提早半小时开播,更延长节目时间,从而增强节目内容。 之后,凤凰卫视中文台又特别推出《鲁豫新观察》、搜罗每周各种最热门的国 内外报刊杂志,小至地域性的香港《壹周刊》,大至讨论全球政经局势的“经济学 人”、“时代杂志”等,为观众传达第一手的时事、娱乐讯息及名人百姓故事。陈 鲁豫在《凤凰早班车》中的说新闻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她将在此节目中进一步发挥 她的新闻素养和特质,结合以往主持娱乐节目的经验,带领观众一起关心家事、国 事、天下事! 三、记忆天才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屏幕上,陈鲁豫总是散发出一股文静的秀气,给人以柔 和、清新的感受。她喜欢身着便装,“我喜欢穿便装,因《早班车》是新闻节目, 公司要求穿比较严肃的套装。” 鲁豫的灵秀,突显在她的大脑———惊人的电脑般的记忆和演绎能力。 每天早上七点半,随着一只旋转的凤凰露出鲁豫微笑的脸庞:“早上好!欢迎 搭乘凤凰早班车。”她清晰、亲切的嗓音,令那些刚从美梦中醒过来,双眼朦胧的 人们精神起来。上班之前,人们已经习惯听鲁豫讲天下的新闻及美国、欧洲、东南 亚、香港、台湾、大陆等地财经指数、NBA 最新战绩…… 鲁豫一改新闻主持人咄咄逼人的权威口吻,以说新闻的方式,亲切自然、娓娓 道来。她的《早班车》成了许多上班族早餐时间必看的节目。 曾经有记者问她:“在如此短暂而又紧张的时间内,你是如何消化这些新闻资 料的?”鲁豫很平静地说:“记忆好,没什么了不起。我不想做一个报新闻的机器。 我喜欢用自己的个性语言去说新闻,时间紧迫,无法加进我的评论,但可融进我脑 子里储藏的大量新闻资料。” 比如,有一次播放美国最老的77岁宇航员格伦,再次升上太空的新闻。站在肯 尼迪太空中心直播此盛况的是克朗凯特。陈鲁豫就加上一句:36年前格伦第一次升 上太空,也是著名的CBS 主持人克明凯特直播他绕地球飞行的。 陈鲁豫平时喜欢看各类中英文报刊、杂志,各国著名的人物,无论是好莱坞的 影星,还是棒球手、橄榄球手、足球运动员,她都能过目不忘,储藏在脑子里。 因此在她播报一些新闻时,平时积累的各类背景资料会在现场即时从脑子里跳 出来。这在鲁豫主持《音乐无限》时,对娱乐圈中人熟练的讲解就可见一斑。 在工作上表现出非凡记忆的陈鲁豫,在生活中甚至连菜谱都记不住。她常常照 着书做了一次麻婆豆腐,第二天再做,又要重新看书。她至今不会烧菜。 四、同居时代 虽然鲁豫和许戈辉两人躲在小窝里一起吟风弄月,高山流水,但是对于户外活 动,却有完全不同的爱好。比如许戈辉喜欢打羽毛球,而鲁豫不太爱体育活动,要 么去逛街,要么干脆哪儿也不去,卧在沙发上看录像。 记得许戈辉曾经说过,每次回内地出差,总有朋友关心地询问她在香港的情况, 其中一个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怎么住啊?“凤凰”有宿舍吗? 凤凰卫视没有职员的集体宿舍,只是发住房津贴,员工可以自由地选择安居之 地。考虑到上班的因素,一般的员工都以电视台大本营为中心,在半公里左右内找 租屋。于是,红码头四周的一片公寓楼宇也就差不多成了凤凰卫视的宿舍。 香港这地方寸土寸金,金融风暴前,楼价比楼还高。普通公寓的房租可以住上 北京四星级酒店。有一次陈鲁豫到加拿大度假,顺便拜访一位老朋友,当朋友用黑 亮小轿车带她到一座雅致的别墅前,鲁豫睁大了眼睛。这是一座处在高尚住宅区地 段的两层独立小楼,带大花园。一问售价,才相当于人民币150 万元,在香港连普 通的公寓宿舍都买不到,这令鲁豫羡慕不已。“它的衣橱,比我现在的卧室还大!” 鲁豫每一次同同事说此事时,一副神往姿态,并说以后一定要发奋努力到加拿大买 下一幢类似的洋房。 |